摘要:年出欄70多萬頭生豬的大型養殖項目,各豬場附近基本上沒有異味;豬舍內,“二師兄”享受著極致的健康呵護。牧原公司現代化養豬項目,為老河口市帶來年產值百億元的產業鏈,數以萬計的農戶從中受益。以下是具體報道:
1月26日,隆冬清晨,大霧散盡。一輛輛滿載肥豬的大貨車,從老河口市牧原農牧有限公司的廠區駛出。
春節臨近,這些生豬將運往周邊屠宰廠,供應城鄉千家萬戶的餐桌。
自2017年底首批養豬場建成投產以來,牧原公司在老河口市不斷發展壯大,目前已建成立15個標準化養豬場,去年生豬出欄量達73.9萬頭,預計今年突破100萬頭大關。
老河口市委書記張學林介紹,在該項目拉動下,老河口全市生豬出欄量,由2018年的低峰約60萬頭,上升至去年110多萬頭,3年翻了近一番。
大豬場幾乎無異味
“2018年隨著環保壓力越來越大,全市關停小豬場等畜禽養殖場68家,傳統的生豬養殖量約60萬頭。”老河口市委辦四級調研員陳文保說,當年幸好有牧原項目投入運營,新增出欄22萬頭。
“以前,村里有兩家小豬場,每家養豬數百頭。”在老河口市竹林橋鎮賀灣村,村支書朱接成介紹,小豬場緊鄰村莊,糞便露天發酵,臭不可聞,村民們反應強烈。
關停這兩家小豬場后,牧原公司來到賀灣村,要興建第五養豬分場,不少村民心懷疑慮。
“后來大家發現,大豬場養豬幾萬頭,反倒沒什么異味。”朱接成說,還是得益于企業的現代化環保措施。
牧原第五養豬分場年出欄生豬20萬頭,距離賀灣村約500米。朝豬場走去,地面干凈,辦公樓屋頂鋪滿深灰色的太陽能發電板,一座座白色方形建筑整齊排布,綠植、花園、試驗田分布園區各處。
“豬舍全封閉,底部有三層防滲處理,糞便處置也是全封閉。”老河口牧原公司綜合主管宋涵爽介紹,豬尿和豬糞,通過專用管道收集后,分離制作沼氣、沼液和有機肥,施肥還田或銷往外地。在封閉豬舍內,還裝有負壓異味收集設備,對生豬氣味進行工業化除臭,有效過濾和殺滅93%的空氣游菌,還能實現出風端1米以外無臭味的效果。
巡檢機器人助力防疫
“為了保障豬群健康,豬場防疫實施極致管理。”宋涵爽對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說,為抵御豬瘟風險,豬舍不會讓外人進入,公司7天并多次嚴格消毒。
通過企業的遠程監控,可以清晰看到各個豬圈里的情況,豬定時進食、悠閑休息。巡檢機器人在豬舍頂部的軌道上,來回監控著豬群的實時情況。
“巡檢機器人集成可見光攝像頭、3D攝像頭、紅外熱像儀、拾音器、氣體檢測儀等各類傳感器,實時傳送著溫度、濕度、風機轉速、異常聲音等指標,后方平臺通過云監控、大數據分析和自動化設備運行,實現生豬養殖的智慧管理。”宋涵爽介紹,育肥階段,兩千多頭生豬只需要一名養殖技工照料。
“豬要是萬一病了,一般不吃藥打針。”宋涵爽介紹,主要通過調節豬舍的環境氣候,提升抵抗力來治病,如改變溫度、濕度、通風量、含氧量等。
在牧原飼料廠,車間生產非常安靜。“生豬從出生到銷售,飼喂的飼料配方有15種以上。”身穿隔離服的飼料廠廠長王曉軍介紹,牧原公司的專業營養研發團隊,根據生豬生長階段所需的營養,分階段研發精細化配方,以促進生豬健康成長。
據了解,飼料原料包括玉米、維生素粉等,飼料生產從原料采購、倉儲物流、加工制作、成品運輸等全流程,采用多次消毒檢測、密閉輸送及高溫滅殺等技術,全方位抵御病毒侵襲,并從源頭保障食品安全。
數以萬計農戶受益
賀灣村的平原上,麥苗青悠。田間地頭,有一個個消防設施般的沼液閥門接口。
“全村5200多畝土地免費澆灌沼液,測算收成每畝因此增加100多元。”村支書朱接成喜滋滋地說。
據了解,老河口牧原養殖項目和工業配套項目總投資20億元,規劃建設養豬場31個,全部達產后可年出欄200萬頭。按每頭毛豬2500元計算,僅養殖一項,未來年產值可達50億元。
各個豬場周邊,已修建支農管網4萬米以上,輻射周邊農田10萬畝以上,數以萬計的農戶已從項目中受益。
“目前市面上的豬飼料,一噸能賣到4千元,這還只是直接經濟效益。”陳文保介紹,牧原60萬噸產能的飼料廠,大體上需要20萬畝玉米、小麥地來配套,如此一來,就帶動了農業發展、農民增收。
目前,牧原項目已吸納老河口市約1500人就業。
1月26日下午,在老河口市李樓鎮經開區,土管人員正在開會商議,加快調規,為牧原屠宰項目供應土地。
“協議已經簽訂,今年上半年就要開工。”陳文保介紹,項目設計方案已經出爐,自動化程度很高。
據了解,該項目總投資4.6億元,屠宰車間采用自動開膛機器人,結合3D成像識別技術降低對內臟的破壞;分割車間采用X光穿透技術,自動識別異物并報警;全自動冷藏庫,可進行食品安全全程追溯。
“屠宰項目建成后,年可增加工業產值30億元,貢獻利稅1億元左右。”展望未來,陳文保信心滿滿。
【短評】現代化是農業發展的加速器夏永輝
告別粗放,告別污染,走向智能科技和精細管理。老河口牧原公司快速崛起,闡釋了現代化養殖的原理。
現代化養殖,呼喚更多的科技應用。一棟智能豬舍,一個飼料加工車間,包涵著傳感器、聲音識別、5G網絡、物聯網、大數據、云計算技術的綜合應用。操作進化一小步,后臺支撐需要前進一大步。
現代化養殖,要求更嚴格的精細管理。憑借嚴格的閉環式、無害化環保措施,才能贏得發展的機遇。樹立高標準、規范化的防疫標準,才能將品質風險降至最低,企業生產也就立于不敗之地。
來源:湖北日報
聯系郵箱:3267146135@qq.com